如果從公共利益角度加以審視,政府對某一領域實施監管的一個重要初衷,就是設法維護和增加廣大消費者的合法利益,以保障其基本權益。
就我國當前保安服務市場化改革實踐而言:行業內大型骨干企業仍具有較強政府壟斷色彩,可能導致消費者的選擇和需求彈性有所降低;市場競爭過程中,消費者在全面掌握產品或服務內容信息時,仍可能面臨較多約束。
據此,相關監管責任機構在保障保安服務質量、推進產品標準化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:一是有效強化質量與標準意識。各地區普遍將“提升服務質量”作為明確的政策目標寫入各項保安服務監管政策文件之中;二是抓緊制定和補充各項質量標準。
以公安部制定發布的公共安全行業標準《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》(GA/T594-2006)為例,該標準對服務范圍、術語定義、基本要求、服務內容、從業人員、服務合同、質量檢查與改進、不合格服務的糾正等方面對保安服務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;三是適時設置質量及標準應用辦法。部分地區在技能考核、服務培訓、績效評審、企業文化建設等環節出臺了相應政策以督促經營主體改進服務質量,特別是貴州、云南等省已先期完成質量監管結果應用辦法,相關獎懲結果也已向社會公開。
如果沒有特別說明,文章都是粵保保安原創的。如需轉載,請注明來自m.yiyezhiqiuhr.com。
上一篇:保安公司的行業協會監管
下一篇:保安服務質量及其標準化
惠州保安公司介紹,酒店保安服務所承擔的安然保衛任務范圍很廣,從管轄區域看,既包括了酒店對外營業的所有場所及外圍環境,也包括酒店內部辦公的安然;
保安在上崗服務時,有一些著裝要求,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,保安平時都穿著統一的服裝。